20日,“中国作家在美国出版的经历”论坛在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之拙见·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举行。薛欣然、朱文和吴帆三位中国文学作家分享了他们的作品在海外出版的故事。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来大众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这一话题的关注。而此前,中西文化意识的不同、语言文化翻译障碍、海外出版市场商业模式偏爱喜好等等原因,都是造成中国文学海外发展“举步维艰”的元素。薛欣然、朱文和吴帆就中国文学的翻译、文化差异等问题展开了对话。
谈市场
要首先了解作家本人
有40多年出版经验的国际旗帜出版人托笔·伊迪正是推动中国文学走向海外市场的重要推手。由于有位中国作家妻子薛欣然,加上本身对中国文化、文学的热爱,托笔一直致力推动中国文学的海外发展。薛欣然说:“托笔·伊迪是我们共同的代理,也是我的先生,他对中国的热爱有时候超过我,跟中国的作家合作20多年了。”
薛欣然本人正是《中国的好女人们》的作者,在海外出版短短半年内,《中国的好女人们》已被翻译成27种文字、在50多个国家、地区出版,并在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巴西等8个国家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而朱文和吴帆则是在托笔帮助下,将自己的作品成功推向西方市场的中国作家。朱文的小说拥有一批非常忠实的读者,他也是柏林电影节获奖影片《云的南方》的编剧、导演。吴帆则是伊迪认为“唯一一个能用双语写作,质量都非常高”的旅美女作家。考虑到西方对中国文学的接受程度,托笔的代理方法是“有耐心、慢慢磨”。
当初在美国寻找代理苦苦无果的吴帆,是偶然看到了托笔·伊迪的文章便远赴欧洲。她说:“伊迪先生见我的第一句话就说,‘吴帆你住在美国,但是你知道美国对于中国作家来说是最难适应的一个国家。’”于是她的书先在澳大利亚和欧洲出版,收到好反响,再考虑在美国出版。
朱文第一本由托笔代理的著作——《我爱美人》则是首先在较为权威的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朱文认为,托笔真正了解作家本身,而不仅是作品。同时受西方出版氛围影响,朱文感觉在海外出版不像国内,他说:“我在中国出了那么多书,没有连续性,在出版社基本是一锤子买卖,这对于作家的成长没有什么好处。”
谈翻译
中国作家要“妙笔生画”
赛珍珠(PearlBuck)是第一个因描写中国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西方作家。同时,从1927年到1932年,她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翻译了《水浒传》(七十一回本)全文,这是最早的英语全译本。而在东方作家中,日本的村上春树作品在西方文学世界也颇为盛行,除了作品思想内容本身,吴帆认为,原因还有“两位分工明确的西方翻译”帮了他。
在海外出版经历中,朱文就是一直沿用一个翻译家——蓝诗铃。他认为:“一个错误的翻译可能会毁掉一个作家。”在游历欧洲时,他看到了一个香烟盒上印有从林语堂文章中摘录出来的名言译言,这让他印象深刻。
那么翻译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什么样的翻译才是好翻译?薛欣然举例说。她曾经“强迫”先生托笔·伊迪读《红楼梦》,然而她先生读了4次,都在100页左右就放弃了,问题就是“那么多的亲戚关系,英文里面难以理清和表达。”她还引用了托笔对于中国文学翻译问题的理解:“中国作家用自己的语言写,不是妙笔生花,而是妙笔生画,这样才能用中文或者在翻译的时候看到画面。”
但翻译问题终究是文化问题,无论是赛珍珠还是林语堂,他们的翻译都是基于对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林语堂既是文学家,也是翻译家,他写的中文嬉笑怒骂,英文却平淡实在。吴帆说:“这里考虑的就是西方读者的文化接受认同问题。”
谈文化
要考虑国外读者文化差异
中国文学要走向海外,无可避免要考虑国外的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度,同时还有外国市场对中国文学的“口味”问题及文化差异问题。谈及此问题,两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女作家则深有感触。吴帆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读研究生,有次身上穿了在中国买的花衣服,有个美国人问她:“中国人不是只能穿灰蓝黑吗?”这让她感觉,当时一些美国人对中国认识还停留在很早的时期。薛欣然则在一次访问中遇到被美国媒体称为是中国文化专家的某美国主持人,但对方竟然没有来过中国。
文化的隔阂也影响到了文学的发展。同时做文学评论的吴帆表示,中国文学还没有作为一个文学体系进入西方主流文学。她说自己在美国当地的“读书会”上,连续两年推荐莫言作品。
那么中国文学应该如何适应外国读者?朱文则认为文学交流是双方互动的,“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你走出去让别人了解你,还有一个是你不动,别人来走近你。”他还说:“中国人比较在意进入美国市场。”不过很多创作者在创作时也不会考虑外国受众的问题。
三位作家都有海外出版经历,他们自己却表示都没有“刻意迎合”,比如薛欣然写的《中国的好女人们》是解剖中国女性的家庭社会角色,吴帆的《二月花》也是写的广州女孩。她们的愿望,都是将中国的文化文学更多地传播到海外。吴帆就说:“因为住在美国十几年,所以对我来说,美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转换,之间的异同、交流、落差,也是作为我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在我的作品也有反映。对写作,自己要真正有热情,作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不会因为市场而改变,我是因为自己的心灵而写作。”
记者 陈祥蕉
实习生 黄茵茵
责任编辑:赵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