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于2015年7月15日至7月18日在香港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沟通与共融。此次会议的讨论分两大部分进行: 主题发言以大会形式进行, 分组发言、工作坊和专题讨论则安排在十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分场讨论的主题广泛,可大致归入以下十余类,包括: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跨国、跨区的大众传播,3)社交媒体与传播,4)比较话语分析,5)冲突与协商话语分析, 6)跨文化适应,7) 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教学,8)翻译学研究,9)公共外交, 10)公司文化与沟通,11)组织传播,12)性别与沟通, 13)非言语交际研究, 14)民族志学研究,等等。专题讨论话题新颖,讨论深入,成为本届大会的点睛之笔。
一、与会代表
与会代表共300余人,来自世界各国,充分体现了本届大会“多语沟通与跨文化融合”的目标。其中,10人来自欧洲,18人来自北美,5人来自南美,9人来自非洲,48人来自亚太地区,211人来自包括大陆及港澳台在内的大中华区。
二、主旨发言
应邀在大会上作主旨发言的有六位国内外知名学者。
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陈国明教授发言题目为:An Ex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Zhong Dao Management Model。他从文化交融的视角为高度互联的新时代管理开发出了“中道应变管理模式”,该模式包括“自我精进”、“脉络洞澈”和“互动机敏”三个维度。该管理模式强调整体平衡、生产整合和相互和谐,旨在达到多元文化/多种语境的共生。陈教授在发言中回顾并进一步精进了中道的理念,加入了道德原则等新的关键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现代管理理论和模式的发展。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的会长孙有中教授在题为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nd Critical Thinking的发言中,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紧密联系。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批判性思维两个领域的理论范式和教学模型的全面分析,孙教授提出了一个三维框架以解释二者的关系。首先批判思维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备元素;其次,批判性思维可以经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而得到精进;第三,批判性思维应该如何应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孙教授进而指出在外语教学中,进一步理解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维关系至关重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位主旨发言人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彭迈克(Michael Harris BOND)教授,他在Self-identification as a World Citizen across Nations, Generations and Genders: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Multi-cultural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的发言中提出了世界公民的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并考察了个体的其他身份感及其对祖国的荣誉感的强弱与其世界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强弱之间的关联性。
第四位主旨发言人是翻译学领域的专家、德国汉堡大学的Juliane HOUSE教授, 她作了题为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发言,她认为翻译是旨在于达成跨文化理解的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她引入功能对等、文化过滤等翻译学概念,认为跨文化理解的实现有两条途径:隐性翻译和显性翻译(overt and covert translation),二者的区别反映了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的不同方式。
第五位主旨发言人是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Keyan G TOMASELLI教授。Keyan G TOMASELLI教授是著名的文化学研究专家、SSCI收录期刊Critical Arts: South-North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的主编,他的发言题名为:Ubuntu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wer, Inclusion and Exclusion。他批判性地考察了南非具有历史性特征的跨民族关系及跨文化关系两种范式,指出二者虽处于意识形态藩篱的对立面,却代表了同一话语硬币的两面,都应该从谁控制资源、准入权和意义建构的角度进行批判思考。
第六位主旨发言人是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Dániel Z. Kádár 教授, 他在其发言(Im)Politeness, Metapragmatic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从元语用学的角度剖析(不)礼貌的跨文化差异,将礼貌的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他认为通过考察a)表达(不)礼貌的术语的通用意义;b)此类术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话语应用,即有可能抓住特定文化对某种现象所做解读的差异及此类差异所暗示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三、新媒体研究方兴未艾
本次大会体现了跨文化研究的诸多热点,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翻译学和媒体传播等主题发言与参与讨论者甚众。学者们的思想在不断的碰撞中得到丰富和升华。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社交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讨论成为本次大会新的热点,涌现了众多新观点。本届大会筹委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的吴东英(Doreen D. Wu)教授以《社会语言学与新媒体的跨文化研究》为题对新媒体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她首先回顾总结了新媒体跨文化研究的主要目标,对传播学领域现有文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论;接着,吴教授详细探讨了社会语言学中变异语言学和互动语言学这两种假设和方法如何更好地与传播学进行学科融合,以深入理解新媒体与跨文化交际,进一步推动跨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研究。除了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众多学者从新媒体的应用角度进行了多样化的探讨,其选题包括:微信:社交网络工具与跨文化敏感性的培养(Yongyi Mo)、微信朋友圈的身份建构与性格特征(Chenglong Lin)、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混杂(Meng Jiaojiao)、面书博客的民主化(Md.Harun-Or-Rashid)、网络政务(Md. Habibul Alam)、企业在社交媒体中的身份建构(冯薇)、社交媒体中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冯捷蕴)、社交媒体上的面子:微博和推特中国际品牌的跨文化研究(Chaoyuan Li& Doreen D. Wu)、网络隐私(Kenneth C. C. Yang)、网瘾(Yanshu Sun)和网络新文学与艺术的发展趋势(钟丽茜)等。借助新媒体这一媒介,新媒体跨文化研究的话题涵盖领域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四、年轻学者优秀论文奖
为营造积极奋进的学术氛围,鼓励富有学术潜质的年轻学者,本届大会设置了两项年轻学者优秀论文奖,分别是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的英文论文年轻学者优秀论文奖和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的中文论文年轻学者优秀论文奖。评委们经过认真的交叉评审,在初选环节,分别提名了6位英文作者和5位中文作者。18号上午获得优秀论文奖提名的选手们于中英文两个会场同时进行了为时三个小时的激烈角逐。评委们经过现场听取口头陈述和问答环节,进行终审,经过全面深入的讨论,最终揭晓了获奖结果。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Tu Haijing博士和奥地利萨尔兹堡应用科学大学的Thomas Kurz博士荣获英文组一等奖;密执安州立大学的刘梧雨同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John Robert R. Bautista同学荣获英文组二等奖;中山大学的刘明老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唐芳老师荣获英文组三等奖。香港理工大学的张乐金同学荣获中文组二等奖,香港理工大学的李潮渊同学和厦门大学的周韦妙同学及其合作作者分别荣获中文组三等奖、山东大学的朱耀云老师荣获中文组优秀奖。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的孙有中会长、宋莉副会长、戴晓东副会长及评委冯捷蕴教授在对中文组的年轻学者们予以肯定与鼓励的同时,还表达了他们对年轻学者们在跨文化研究中跨文化意识不足的忧虑,故此将一等奖的位置空出,期待更多的年轻学者们在此领域有更深入的探索和贡献。
五、总结发言
本届大会的总结发言掀起了大会的又一次高潮,香港浸会大学的陈家华教授(CHAN Kar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冯捷蕴教授、菲律宾国立大学的 FONG Sawlim Jimmy Balud教授、 日本筑波学院大学的IKEGUCHI Cecilia教授、 南非大学的MAFELA Munzhedzi James教授和 MULAUDZI Phalandwa Abraham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助理教授魏城璧博士和王斌华博士、昆山杜克大学的SNOW Don教授及堪萨斯大学的ZHANG Yan Bing 教授结合分场讨论的汇报情况,分别就各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了总结发言。学者们妙语连珠,话语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和跨文化的人文关怀,现场掌声雷动。
六、文化项目
同样值得浓墨重彩予以书写的除了严肃的学术讨论之外,还有大会期间令人回味无穷的种种花絮。7月16日晚在宴会大厅进行的晚宴和表演,在主持人、汕头大学的毛思慧教授发出的“学术会场上尽量聪慧,此时可充分装傻”的号召下,堪称是一场愚己娱人的狂欢。来自各国、各地的学者们用各自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吹、拉、弹、唱、舞,只为博众人一乐。两位会长陈国明教授、孙有中教授及筹委会主席吴东英博士教授的主动“献舞”将狂欢推向高潮。在华丽的宴会厅中,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多种语言与文化充分交融,尽现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和谐沟通与共融。大会闭幕之后,主办方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精心安排的琴瑟表演消弭了国界和学科界限,让学者们感受到了与宇宙和生命进行平静对话的至高境界,期盼着下一届跨文化盛会的召开和明年在上海的重聚。
撰稿人:张乐金、吴东英
2015年7月21日
责任编辑:赵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