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在中俄人文交流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期,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推荐了该校三位著名俄罗斯汉学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春节特别节目《年的味道》的采访,他们从俄罗斯人的视角解读了中国年的味道和丰富的年文化内涵。三位汉学家分别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孔子学院理事罗季奥诺夫,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汉语教研室主任、孔子学院理事索嘉威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青年汉学家、孔子学院执行副院长马义德。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母校,2019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授予习近平总书记名誉博士学位。《年的味道》播出恰逢中俄元首“冬奥之约”之际,为推进中俄人文交流、促进两国民心相通作出了新贡献。
罗季奥诺夫(罗流沙)是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他在接受采访时从中国饺子的味道出发诠释了年的味道,他说:“年的味道离不开饮食,中国菜非常丰富,饺子是我的最爱。”说到过年的饺子,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大家一起包饺子的气氛,自己包的饺子似乎也特别好吃,每年他都和家人一起过春节。去年他还翻译出版了中国的《吃货词典》,向俄罗斯介绍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俄罗斯顶尖汉学家索嘉威教授表示: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他都与中国人过了很多次春节。春节与他有着很深的渊源。他觉得年的味道更多的是辞旧迎新,因为新的一年总是充满新的期待和美好,总是给人带来新的希望。他期盼疫情过后能开始正常的生活,与更多的中国朋友合作,也祝中国人民虎年身体健康,春节快乐。
马义德为“俄罗斯总统奖”获得者,专注于中国古代文学和典籍研究,共去过中国二十多次。在他看来,年的味道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方式与中国朋友互道春节快乐,尤其是在收到贺卡时,便是他心情最愉快的时候,而且中国的贺卡都十分精致美观。最后,他给中国朋友送上了一连串儿的祝福,祝中国人民“一切幸福”。
《年的味道》将首都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起纳入全球高校传播年文化矩阵,在春节期间播出,获得了学习强国、俄罗斯驻华使馆微博等200家媒体关注与支持,电视端首播观众规模超1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1亿。节目展现中国各地异彩纷呈的年俗,追溯年文化的发展脉络,用国际化视角解读年的味道,向世界展现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罗季奥诺夫(罗流沙)教授采访视频片段:
https://m.weibo.cn/status/4732524758568959?wm=3333_2001&from=10C1193010&sourcetype=weixin
https://w.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i000041w1wb&ptag=4_2.3.1.23113_wxf
索嘉威教授采访视频:
https://m.weibo.cn/status/4731087064402150?wm=3333_2001&from=10C1193010&sourcetype=weixin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k000018591d&ptag=4_2.3.1.23113_wxf
马义德教授采访视频片段: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k000072k4v5&ptag=4_2.3.1.23113_wxf
https://m.weibo.cn/status/4730727050255202?wm=3333_2001&from=10C1193010&sourcetype=weixin
责任编辑:赵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