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牵头建设的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在青岛正式成立。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牛喜平,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伊斯坦布尔大学文学院汉语言系主任阿尤布·撒勒塔史(Eyüp sarıtaş)教授,安卡拉大学语言与历史地理学院汉学系副教授格罕·克瑞伦(Gurhan Kirılen)等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成员以及双方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出席成立仪式。世界汉学中心副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教授主持活动。
黄悦教授简要介绍了世界汉学中心和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建设情况,并从理事会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管理、工作内容设想、教学合作方式和数据库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制度化建设提出了建议。黄悦教授表示,理事会成立是中土学术研究合作的新起点,未来双方将紧密合作发展土耳其本土汉学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共建学术交流平台与机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才,拓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和渠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北京语言大学汉学学术优势,进一步发挥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和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的平台作用,建立起联接中国与土耳其的汉学学术桥梁,夯实中土友好关系的人文基础。
阿尤布·撒勒塔史(Eyüp sarıtaş)教授宣布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并介绍理事会成员,他表示,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是土耳其汉学诞生八十余年以来,学界第一次联合起来组建学术共同体,希望以成立该理事会平台为契机,积极探索土耳其汉学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土耳其汉学走深走远,从专注语言教学研究到中国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考古、民族等多方面综合纵深发展。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作为中东地区首个国别汉学家理事会,将积极发挥应有作用,筑巢引凤,进一步挖掘土耳其汉学学术资源、吸纳更多汉学力量,不断健全理事会制度和机制建设,切实为土中人文交流做出贡献。
格罕·克瑞伦(Assoc. Prof. Dr. Gurhan Kirılen)副教授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土耳其的中文学习热潮不断,但土耳其汉学的发展仍存在着两方面问题,一是缺少土耳其本地化的汉学理论和方法论著作,二是中国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系统性教学较少。这对土耳其汉学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能与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共同努力,在汉学人才培养、中国经典土耳其语翻译等各方面为土耳其汉学发展注入新活力。
牛喜平副会长作总结致辞,他从理事会机制建设、运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各位理事会成员未来可以精诚合作,聚焦理事会汉学学术功能,畅通汉学群体、机构沟通渠道,促进纵向整合;积极交流,充分利用、发挥双方学术资源优势,加强横向协同;注重内涵建设,为土耳其汉学(中国学)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发言环节后,双方与会人员围绕未来理事会建设发展、土耳其汉学发展现状、中土学术交流与合作、土耳其本土汉学基础建设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筹备工作历时半年,在理事邀请、章程制定、组织架构及建议名单等方面反复酝酿、多次协商,最终有序完成了各项筹备工作。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作为中东地区首个国别理事会,将着力于双方著作翻译互鉴、本土化汉语学习教材开发、青年汉学人才队伍培养、汉学教席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站在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的高度上,进一步完善理事会运作机制,吸纳更多汉学人才和机构加入其中,推动共建中土两国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助力土耳其汉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于2022年7月20日在北京成立,并于8月8日在青岛成立了理事会的执行机构——世界汉学中心。目前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汇聚了61国、160位成就卓著的汉学家与翻译家,人员涵盖了“一带一路”阿语、西语、俄语、法语、波斯语等十大语言文化区域。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致力于借助双方优势,凝聚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战略。
世界汉学中心将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重要使命,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家,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责任编辑:赵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