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 万淑艳)“世界汉学家理事会”20日在北京成立,目前已汇聚61个国家、105位成就卓著的汉学家与翻译家。
图为活动现场颁发理事会聘书。 中新社记者 卞正锋 摄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汉学、中国学是世界各国与中国文化广泛交流的文明结晶,汉学家则是中外文明深入互鉴的“使者”。
当日,“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60余国的百余位汉学家及国内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
图为德国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客座教授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在活动现场发言。 中新社记者 卞正锋 摄
德国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客座教授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在现场回顾了汉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与内部专业分化的过程。他表示,从1814年法国学者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首次在法兰西学院开设“汉文与鞑靼文、满文语言文学讲座”算起,西方汉学研究迄今已有200余年,但相较于汉语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汉学这一学科就显得如此年轻。“汉学研究可以让我们在不同文明中可以看到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就是文明互鉴的魅力。”他说。
图为俄罗斯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索罗宁(Solonin Kirill)在活动现场发言。 中新社记者 卞正锋 摄
俄罗斯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索罗宁(Solonin Kirill)以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为例,指出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圆融”现象,各种文化在保留其独特文化脉络的同时,自然趋近有别于其自身的文化,从而形成和谐的文化新内容。
图为来自突尼斯的青年汉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瓦利德(Walid Abdallah)在活动现场发言。 中新社记者 卞正锋 摄
来自突尼斯的青年汉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瓦利德(Walid Abdallah)说,经过一代代汉学家的努力,不断强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丰富研究成果。与老一辈汉学家相比,青年汉学家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研究好当代中国,给青年汉学家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相信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汉学发展,为中外文明交流作出贡献,让汉学在青年学者手中进一步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图为与会嘉宾合影。 中新社记者 卞正锋 摄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在欢迎辞中指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平台的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动态数据库已联络沟通93个国家、63个语种近5000名汉学家。这些汉学家为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读懂中国提供了新鲜的视角。“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将充分发挥汉学家沟通中西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据悉,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的倡议发出以来,收到许多国家汉学家的热烈响应,目前已汇聚61国、105位成就卓著的汉学家与翻译家,其中包括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艾恺(Guy Alitto)、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罗多弼(Torbjorn Loden)等国际知名学者,涵盖“一带一路”沿线阿语、西语、俄语、法语、波斯语等十大语言文化区域。
理事会成立后,将打破世界汉学不同语言文化区域间彼此孤立、互动交流不畅、学术共享机制匮乏等瓶颈壁垒,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世界汉学中心,融通东方与西方,兼顾传统、立足现代,通过汉学家们共同参与知识中心、翻译中心、写作中心、会议中心、研习中心五大汉学体系,建设世界汉学“根服务器”。未来,汉学家理事会将逐国激活汉学家学术网格,共享学术成果,讲述中国,亲睦世界,为促进中外文化的良好交流贡献力量。(完)
责任编辑:赵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