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首页> 专家详情> 新闻资讯

资讯有故事|莫芮德:马尔代夫人民受益于“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老外不见外》之十一

作者:
来源:北京友协京促会
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有这样一群外国友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却都深深爱着中国,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资讯有故事》专题栏目推出《老外不见外》系列节目,重点讲述外国友人与中国的情缘故事,展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与世界沟通交往的具体实践。这些友人中,有许多是市对外友协介绍的老朋友。在《老外不见外》第十一期,我们一起来认识马尔代夫前驻华大使、中国-马尔代夫文化交流协会创始人兼会长莫芮德。

莫芮德是马尔代夫前驻华大使、中国-马尔代夫文化交流协会创始人兼会长。在往来中国的上百次历程中,莫芮德足迹遍及中国不同城市,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包容性。

莫芮德告诉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自己从17岁就开始学习中文,中文和中国文化对自己影响很大,中国的传统习俗已经成为他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我整个事业发展里面,中文和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我和中国接触得那么多。到中国的时候,我自己感觉有回家的感觉。”

在2012年至2014年担任马尔代夫驻华大使期间,莫芮德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在他看来,两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互了解不同的文化,尊敬不同的文明。莫芮德说,中国的社会稳定使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得以保留,尊重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谋福利的做法也让他非常感慨:

“北京变化很大,保留了文化,那是我对北京最深的印象,所以发展不是表示要忘记古老的文化。共产党服务老百姓,跟老百姓的密切关系才有了这样的发展。”

2019年9月,莫芮德在第十届中国(四川)-南亚东南亚国家工商领袖峰会上发表讲话

马尔代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南亚较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在莫芮德任驻华大使期间,正值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马中两国就此开展一系列合作。莫芮德说,多年来,中国援建的包括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中马友谊大桥在内的很多项目使马尔代夫人受益匪浅:

“最重要的项目里面有我们的机场,因为我们完全是一个(依靠)旅游业的国家。中国政府和我们合作,扩大了我们的机场。我们是个海岛国家,所以从一个岛去另外的一个岛的时候,必须要坐船,但是修了这个桥之后,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并不一定要坐船,可以走路,也可以开车过去。最感人的是,中国是第一个给马尔代夫老百姓盖房屋的国家。”

正如莫芮德所提到的,除了世界知名的大工程,中国还积极推进马尔代夫民生工程,在马尔代夫实施的社会住房项目,有效改善了马尔代夫人民的居住条件,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image.png
2017年9月,莫芮德(右一)参加第五届中国南亚友好组织论坛

2016年,卸任马尔代夫驻华大使后的莫芮德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成立了中国-马尔代夫文化交流协会。莫芮德表示,协会作为友谊的桥梁,致力于为促进马中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今年是马尔代夫和中国建交50周年。莫芮德表示,马尔代夫和中国在彼此尊重、平等、互利互惠基础上建立的友好关系,向世界证明了国家无论大小,都可以保持双赢合作和共同发展:

“中国国家和它的文化没有对任何人和任何国家排斥。你看我们两个国家的外交方面,中国很尊重马尔代夫,虽然马尔代夫是全世界小的国家,1972年的时候,我记得我们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我们的人口不到20万,但是中国是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那么发展的一个国家,但是中国对马尔代夫很重视,没有任何排斥。”

莫芮德希望能有更多的马尔代夫人学中文、讲中文,协会也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增进马中两国民间友谊,助力两国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我希望会讲中国话的人在马尔代夫越来越多,那是我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未来50年要做的事情。”

鸣谢: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策划|安然

采编|李海霞

主持|葛鹏

节目包装|杨晓蕾

签审|安然、潘晓英、蔡耀远

作者:陈 医

编辑:刘鑫慧

责任编辑:赵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