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丹汉学家理事会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苏丹在汉学(中国学)领域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苏丹汉学家理事会是北非地区继埃及、突尼斯、摩洛哥之后的第四个国别理事会。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与四位苏丹汉学家理事会成员共同出席见证。
在成立仪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上,苏丹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哈桑、Gamareldawla Agbna、李振非三位苏丹汉学家理事会成员分别进行了发言。
哈桑博士深入探讨了中文教育在北非的发展前景与困境。他强调,中国与北非历史交往深厚,为中文教育在此区域的推广奠定了基石。当前,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文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中国企业在北非的活跃及双方人文交流日益密切,都为中文创造了实际需求。
哈桑博士也坦诚地指出了中文教育在北非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他提到,尽管双方人民的交流日益频繁,但对中文教育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同时,教材的本土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师资力量的加强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例如,应加强中国与北非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双方在教育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共享与互鉴。
最后,哈桑博士表示,尽管中文教育在北非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文教育一定能够在北非国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增进中国与北非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苏丹汉学家理事会成员Gamareldawla Agbna在发言中探讨了中非农业合作如何推动减贫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他首先概述了北非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强调了农业在该区域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当前北非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面临的困境。如低生产率、小农经营的局限性等。Gamareldawla Agbna回顾了中国在北非地区成功开展的农业项目案例,如建立干旱预警系统、推广干旱缓解技术和干旱地区农业示范点等。相关合作不断提高非洲国家的粮食自主生产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减贫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Gamareldawla Agbna表示,中国-北非农业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他建议双方继续加强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北非地区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增长。同时,他也希望北非国家能够借鉴中国在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苏丹汉学家理事会成员李振非首先表达了成为苏丹汉学家理事会一员的荣幸之情,他引用中国古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鼓舞理事会成员携手同行,共同推动中非文化交流。他还援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中国古训,强调了持续学习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在中国文化的大海中扬帆远航,共同探寻汉学的奥秘。
责任编辑:赵一鹤